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法治保障、多元协同”,通过系统化排查、专业化调解和长效化跟踪,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其关键亮点包括:
- 拉网式排查确保隐患无遗漏,结合实地走访与智慧警务平台动态监测;
- 分级分类调解针对不同矛盾类型,联动司法、村委会等力量形成多元共治;
- 法治宣传与回访机制巩固化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弹。
分点展开论述:
-
全面排查,动态预警
建立“民警+网格员+志愿者”排查队伍,覆盖辖区村企、重点人群,通过走访、座谈、舆情分析等方式梳理矛盾台账。高风险纠纷(如劳资争议、征地拆迁)需24小时内上报并启动联动预案,中低风险矛盾由社区民警牵头化解。 -
多元调解,分层化解
- 简易矛盾:由警务室民警联合村组长现场调解,注重情理结合;
- 专业纠纷:引入律师、行业专家提供法律意见,如经济债务类矛盾需明确权责;
- 复杂矛盾:联合镇政府、司法所召开联席会议,制定补偿方案或司法救济路径。
- 法治赋能与长效跟踪
定期开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普法活动,以案例解析提升群众依法**意识。对已化解矛盾实行“3次回访”(调解后1周、1月、3月),满意度未达标的启动二次调解或帮扶措施。
总结提示:
派出所需将矛盾化解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技术赋能(如智慧警务数据分析)和机制创新(如“警寺联动”“乡贤调解”),构建“排查-化解-预防”闭环。注重调解员培训与案例库建设,持续优化工作方案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