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了调整,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统一延长至30年,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一、主要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 会计凭证:
- 原始凭证: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
- 记账凭证: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
- 会计账簿:
- 总账: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
- 明细账:最低保管期限为30年。
二、辅助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
辅助性会计资料,如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等,其最低保管期限调整为10年。
三、电子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对于电子会计档案,检测合格的电子资料也需划定保管期限,定期一般为10年或30年,从会计年度结束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
四、最低保管期限的意义
上述保管期限为最低要求,实际保管年限可根据企业或组织的需要适当延长。这一调整旨在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的长期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总结
企业及组织需严格按照最新规定管理会计档案,尤其是主要会计档案的30年最低保管期限和辅助资料的10年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也应纳入规范,确保数字化档案的长期保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