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综合多部门文件及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校舍安全与抗震要求
-
消除D级危房 :对D级危房需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或重建,确保校舍结构安全。
-
抗震设防达标 :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需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要求。
-
楼梯安全规范 :多层校舍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护栏高度不低于1.5kN/m,楼梯踏步宽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二、室内环境与设施
-
安全防范措施 :教室和宿舍墙面平整无尖锐物,室内无**电线,窗台高度符合安全标准。
-
采光与照明 :教学用房需自然采光良好,人工照明照度不低于300Lx,均匀度≥0.7。
-
卫生设施完善 :设置水冲式厕所(按1:3配置男女蹲位),寄宿制学校配备淋浴设施,旱厕需符合无害化卫生标准。
三、功能配置与管理
-
课桌椅配备 :实现1人1桌1椅(凳),小学生床铺长度≥1.8m、宽度≥0.9m,双层床设置防跌落设施。
-
图书与教学资源 :配备适合学生年龄的正版图书,复本量根据规模合理确定,设置旗台、黑板及多媒体教室。
-
体育与活动空间 :配备适合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场地及设施,保障学生日常锻炼需求。
-
安全监控与急救 :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配备急救箱及报警装置。
四、管理规范与保障
-
规范管理措施 :消除“大通铺”现象,寄宿制学校建立健康管理制度,食堂需具备食品加工资质。
-
经费投入与维护 :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建设与维护,定期检查设施设备运行情况。
以上20条底线要求旨在通过硬件设施改善与安全规范管理,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