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编号的规范需根据档案类型和保管需求选择合适规则,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通用编号规则
-
结构组成
通常包含全宗号、类别号、项目号、年度、流水号等要素,各部分之间用特定符号分隔(如“全宗号.类别号.项目号.年度-流水号”)。
-
年度与流水号
年度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25),流水号从1开始连续编制,不同类别或阶段分开编号。
二、按档案类型分类
-
行政管理/会计档案
采用“一级类目代号.二级类目代号.年度-流水号”格式,例如“2025年行政后勤文件第1卷编号为1.1.2025-1”。
-
基建档案
以“项目代号-项目阶段号-阶段内流水号/总流水号”命名,如“瑞城国际一期基建档案第1卷编号为3.1(1)-Ⅰ-1/1”。
-
人事档案
综合管理类采用“一级类目代号.二级类目代号.年度-流水号”(如“2025年招聘录用档案第2卷编号为1.2.2025-2”);员工个人档案则直接用工号作为流水号。
三、特殊场景处理
-
大案卷数量
可采用大流水号(如年度累计编号)或小流水号(同一年度同一类型从1开始)。
-
多维度分类
部分单位结合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或问题类型编制多级目录,如“001-Ⅰ-2025-1”。
四、注意事项
-
编号规则需在单位内部统一,并参照相关档案管理标准(如国家档案局规范)。
-
重要档案建议同时标注页号或件号以便内部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