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
企业战略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
一、公司层战略(企业总体战略)
这是最高层次的战略,由企业高层制定,关注企业整体发展方向、业务组合及资源配置。主要任务包括:
-
愿景与使命 :明确企业长期目标(愿景)和核心职责(使命),如苹果公司的“高端科技品牌”战略;
-
业务组合选择 :决定多元化、一体化或收缩等战略,例如进入新市场或退出亏损业务;
-
资源分配 :优化资金、人力等资源在不同业务领域的配置。
二、业务层战略(竞争战略)
聚焦特定业务领域的竞争策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或集中化战略。需解决:
-
竞争定位 :在市场中选择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或通过成本控制获取价格优势;
-
竞争优势构建 :利用独特资源或能力(如技术、品牌)建立市场壁垒;
-
业务布局优化 :决定专注于核心业务还是拓展新领域。
三、职能层战略(执行战略)
涉及各职能部门的操作层面策略,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支持业务层和公司层战略实现。主要职责包括:
-
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流程优化、技术创新提升部门绩效;
-
协同机制建设 :确保各职能模块(如研发、营销)围绕战略目标协同工作;
-
风险控制 :识别并管理职能部门运营中的潜在风险。
四、三个层次的关系
-
指导与支持关系
公司层战略为业务层和职能层提供方向和目标框架,业务层将战略转化为市场竞争方案,职能层通过具体执行支撑整体战略;
-
动态互动机制
实际执行中需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例如职能层成本控制问题可能影响业务层竞争策略,甚至改变公司层资源配置决策。
通过这种分层体系,企业能够从全局到局部实现战略的系统性管理,确保各部分协同推进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