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作的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严肃财经纪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出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在于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明确财会监督“基础性、支撑性”定位,并通过三大重点任务强化执行刚性: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严打财务造假、约束财经权力。
-
体系创新与定位升级
财会监督不再是传统的财政、财务、会计监督简单叠加,而是三者的有机融合,覆盖所有与国家财经政策相关的经济活动。其被明确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部门主责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中介机构执业监督等五类主体协同发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 -
三大重点任务靶向发力
- 保障中央政令畅通: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等宏观政策,严查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影响经济稳定的行为。
- 硬化财经纪律约束:紧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基层“三保”等问题,强化问责通报,让纪律成为“高压线”。
- 严打财务造假乱象: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重点领域加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从严惩处中介机构失职行为,维护市场公平。
-
“纵横贯通”机制提升效能
通过中央与地方纵向联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如审计、统计)横向协同,实现信息共享与成果互认。例如,部分地区已探索与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联动,形成“监督+整改+治理”闭环,有效放大监督合力。 -
2025年目标与长效保障
到2025年,将建成法治健全、信息化水平高的监督体系,重点提升队伍专业能力。实践中,多地通过“财会监督+绩效管理”“财会监督+内控”等模式,将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当前,财会监督正从“事后查处”转向“全程防控”,需各单位强化主体责任、中介机构严守“看门人”职责,共同筑牢财经秩序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