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工作思路需围绕构建协同监督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制度保障三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一、构建协同监督体系
-
明确监督主体职责
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部门依责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五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
-
强化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确保财会监督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二、聚焦重点领域监督
-
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紧盯党中央、国务院“五大任务”及地方战略(如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通过检查核查、监测监控等方式,严肃查处财经领域违规行为。
-
强化财经纪律与会计信息质量
-
聚焦国债资金、地方政府债务、财税优惠政策落实等,严查违规行为;
-
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督促整改问题,提升执法权威。
-
-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完成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推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三、强化制度保障与能力建设
-
完善法规与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财会监督法规体系,明确监督职责、内容及手段,形成法规制度链条。
-
提升监督人员素质
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强化风险意识与职业道德,建立专业技能提升机制。
-
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数字财政”系统实现实时监控预警,提升监督效率与精准度。
通过以上思路,可系统性提升财会监督效能,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