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数学教学的核心框架。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强调数学原理和问题解决能力;过程与方法关注学习体验和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注重兴趣激发和价值观塑造。三者相互渗透,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撑体系。
-
知识与技能:涵盖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推理等应用能力。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具性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如代数运算、几何证明等。传统教学中的“双基”正是这一维度的体现,但需避免过度机械训练。
-
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实践等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例如,通过建模活动理解函数关系,或借助实验发现几何规律。这一维度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会”转向“会学”。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严谨与美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在解决难题中培养毅力,或通过数学史激发探索热情。这一维度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
数学三维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教学中需统筹设计,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既传授公式(知识),又通过拼图实验(过程),同时融入数学文化(情感)。教师应避免割裂目标,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