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三个相互关联的目标维度,具体包括: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
核心知识与学科基础
掌握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水的物理性质、物质的基本形态等。
-
基本能力培养
-
信息获取、处理与运用能力
-
创新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
-
终身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
-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
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方法,培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
学习方式转变
强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过程性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非仅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求实、严谨、宽容的科学态度
-
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
-
社会价值取向
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三维目标的统一性
-
整体性 :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例如在探究植物生长时,既需掌握生物学知识,又需经历观察实验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耐心与责任感。
-
非叠加性 :不是简单并列三个目标,而是以知识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并通过科学方法实现。
五、教学建议
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展,例如通过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既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又培养过程与方法,同时引导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