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近年来暴露出编制范围不完整、资产核算不准确、信息披露不足等核心问题,直接影响财政透明度和公信力。以下是主要问题及表现:
-
编制范围缺失
部分单位漏报或重复编报,尤其是机构改革中转隶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未纳入报表范围。开发区等特殊区域常遗漏财政专户、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导致政府资产总量被低估。 -
资产核算不规范
- 长期股权投资:因未清理历史投资,账面数据与实际不符;
- 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统一分类标准,核算依据不足,如水利设施、文物资产等未完整入账;
- 在建工程:长期未竣工决算,已投入使用资产未转为固定资产,虚增在建规模。
-
内部交易抵消困难
部门间往来交易因对账机制不健全、会计处理差异,无法充分抵消,导致合并报表数据失真。例如,上下级单位科目金额不一致,影响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 -
信息披露不充分
关键资产如政府储备物资、PPP项目资产等未在附注中披露细节,水资源管理、文物文化资产等公共资源信息缺失,削弱报告决策参考价值。
提升政府财务报告质量需强化部门协同、统一核算标准,并加强编制人员培训,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