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财务会计中的重要环节,其口诀“当月增加下月提,当月减少当月提”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计提折旧的时间规则。以下分点展开详细说明:
1.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和自然损耗而逐渐减少的价值,需按月计提。计提折旧不仅影响企业的资产价值,还直接影响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2. 计提折旧的时间规则
-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例如,某固定资产于2023年10月购入,则从2023年11月起计提折旧。
-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需计提折旧,从下个月起停止计提。例如,某固定资产于2023年10月出售,则10月仍需计提折旧,但从11月起不再计提。
3.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
-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 工作量法: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
- 双倍余额递减法:前期折旧额较高,后期逐渐减少。
- 年数总和法:折旧额逐年递减。
4.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计提的折旧费用需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固定资产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例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而办公设备的折旧费用则计入管理费用。
总结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需严格遵守“当月增加下月提,当月减少当月提”的规则。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并正确进行账务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