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调取证据的规定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涵盖调取权限、申请条件、程序要求及限制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调取权限与范围
-
法院依职权调取
-
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如污染环境、商业秘密等)
-
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
-
国家机关保存的档案材料(如户籍、税务记录等)
-
-
法院依申请调取
-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如证据被他人控制、涉及隐私等)
二、申请条件与程序
-
申请条件
-
需提交书面申请,明确被调查人信息、证据内容及用途
-
申请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提交
-
-
法院审查
-
证据需与案件事实相关,否则不予准许
-
申请人需说明理由并提供线索(如线索不充分可能被驳回)
-
三、限制与救济
-
滥用调查权
- 无具体指向的调查申请可能被认定为诉讼权利滥用
-
复议机制
- 被驳回申请可在收到通知后3日内申请复议,法院5日内答复
四、举证责任与调取权边界
- 调取证据不能替代当事人举证义务,法院仅作为辅助手段
以上规定确保了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平衡了当事人与国家利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