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计提,后发放
关于工资计提和发放的账务处理顺序,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原则
-
权责发生制原则
工资应在实际发生期间计提,但实际发放需在实际支付时完成。这种处理方式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确保费用与收入匹配。
-
分月处理原则
若工资涉及跨月发放(如当月工资下月发放),需在月末完成上月工资的计提,次月实际发放时再做发放分录。
二、具体操作步骤
-
月末计提工资
-
根据考勤数据、薪资结构等计算当月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社保等。
-
做账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quad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次月发放工资
-
实际支付工资时,需同时处理社保、个税等扣款。
-
做账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社保 \quad 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工资调整 :若当月工资调整(如奖金、扣款),需在调整当月完成计提。
-
多退少补 :
-
若发放金额 > 计提金额,需冲销多提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quad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红字)$$
-
若发放金额 < 计提金额,无需调整(下月补发)。
-
四、注意事项
-
税务合规 :需在申报时准确计算社保、个税,并保存相关发票。
-
流程规范 :工资计算应经部门审核,发放后需签字确认。
-
时间节点 :通常在月末25日前完成上月工资计提,次月5日前发放完毕。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工资账务处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