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从青藏高原发源,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最终注入东海。以下是长江流经省份的详细路线及特点:
-
青海省(源头段)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源头段称为沱沱河,水流湍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
西藏自治区(上游段)
流经西藏东北部,与澜沧江、怒江并称“三江并流”,河道深切峡谷,地势险峻。 -
云南省(金沙江段)
进入云南后称金沙江,穿越横断山区,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著名的虎跳峡位于此段。 -
四川省(川江段)
流经四川盆地,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岷江、嘉陵江等支流汇入,航运条件优越。 -
重庆市(三峡段)
重庆境内长江切穿巫山形成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巨大水库。 -
湖北省(中游段)
过宜昌后进入中游平原,荆江段河道蜿蜒,历史上洪涝频繁,现通过荆江分洪工程调控。 -
湖南省(洞庭湖流域)
湘江等支流汇入洞庭湖后与长江连通,形成重要湿地生态系统。 -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
赣江注入鄱阳湖(中国最大淡水湖),湖口以下长江水量显著增加。 -
安徽省(下游段)
河道变宽,流速减缓,沿江分布马鞍山、芜湖等重要港口城市。 -
江苏省(入海前段)
南京以下江面宽达数公里,镇江、扬州段因京杭大运河交汇成为水运枢纽。 -
上海市(入海口)
长江于崇明岛分南北两支注入东海,河口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冲积平原。
长江不仅是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更是水资源、航运、生态的核心走廊。了解其流经路线,有助于认识这条母亲河对中国经济、文化及自然环境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