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纠纷最新规定明确:确权争议需先行政处理再诉讼、承包合同须书面签订才有效、流转纠纷可仲裁或诉讼,且村委会不作为可申请上级监督。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确权争议处理程序
土地权属争议必须优先协商,协商不成需向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申请处理,对决定不服应先行政复议,之后才能行政诉讼。争议解决前不得改变土地现状。 -
承包合同与经营权
家庭承包需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生效时即取得承包经营权。未经村民会议表决的转包合同无效,草地承包不超过30年,林地不超过70年。 -
土地流转纠纷解决
转包、出租等引发的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处理。法院可调整不合理违约金,模糊条款可补正。 -
**与监督机制
村委会拖延或违规操作时,村民可申请村务公开,10日内未答复视为违法;向镇政府提交履职申请,20日内须出具处理意见。
遇到纠纷时,农民应保留证据,优先通过行政途径解决,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