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的主题班会是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技巧、提升心理韧性的有效方式,关键亮点包括:通过互动游戏认识情绪多样性、运用ABC理论改变消极认知、实践深呼吸/运动等调节方法,最终实现班级凝聚力与个人成长的双赢。
-
情绪认知与互动体验
班会开场可通过“你划我猜”等游戏,让学生直观感受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现形式,结合生活案例(如考试压力、人际冲突)讨论情绪对行为的影响。例如,展示学生表情包或情境模拟,引导他们识别情绪背后的触发因素,增强自我觉察能力。 -
情绪ABC理论与认知重构
引入心理学中的情绪ABC理论(A事件-B信念-C结果),通过视频案例(如《秀才赶考》)说明“看法决定情绪”。分组讨论如何用积极信念替代消极想法,例如将“考试失败”转化为“查漏补缺的机会”,并现场演练解决实际情绪问题。 -
实用调节技巧演练
列举可操作的方法:
- 生理调节: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
- 行为调节:运动、绘画、写情绪日记;
- 社交调节:向信任的人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
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如处理同学矛盾),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方法的效果。
- 家校协同与长期实践
班会结束后,可布置“一周情绪记录”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反馈;定期通过微信群分享调节案例,巩固学习成果。教师需关注情绪易波动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总结:控制情绪的主题班会并非一次性活动,而需融入日常教育。通过科学方法+持续实践,学生能逐步成为情绪的主人,为学业与生活奠定积极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