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能力,"做情绪的主人"主题班会教案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和案例讨论,帮助学生识别积极/消极情绪,掌握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换位思考等5种调节技巧,最终实现"认知—体验—实践"的三维教学目标。
-
情绪认知基础
班会以《菲菲生气了》等绘本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区分情绪类型,结合气球实验直观展示情绪积压的危害。通过"情绪天气表"工具,让学生用晴/雨/雷电等符号记录每日情绪变化,培养自我觉察习惯。 -
情景化训练方法
设计"被冤枉""考试失利"等常见冲突场景,分组表演并讨论应对策略。例如用"暂停6秒深呼吸法"缓解冲动,或通过写情绪日记、运动释放等科学方式替代攻击性行为。 -
工具与长期实践
引入"情绪调节七字歌"(如"合理发泄莫压抑,换位思考消消气")强化记忆,布置21天情绪打卡挑战,鼓励学生用绘画、音乐等艺术表达转化负面情绪。教师需定期跟进,结合个体案例调整指导方案。
这类班会需避免说教化,关键是通过体验式活动让学生理解:情绪无对错,但调节方式决定成长质量。建议每学期开展2-3次系列课程,形成持续性的心理支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