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2月17日发布的《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最新修订内容主要围绕重点液态类食品运输许可、追溯体系强化、违法行为惩处等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一、新增重点液态类食品运输许可制度
-
许可要求
从事重点液态类食品(如食用油、乳制品等)散装运输的企业,需配备专用运输工具、容器及管理制度,并依法取得准运证明。
-
监管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审核申请资料,符合条件的准予许可,不符合的书面说明理由。
-
处罚措施
未取得许可的企业将面临5万至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二、强化食品追溯与风险防控
-
全流程追溯体系
企业需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等全流程信息,确保问题食品可快速溯源。
-
餐饮企业责任
餐饮服务企业需对委托运输的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并留存相关记录至少2年。
三、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
提高罚款额度
非法添加、虚假宣传等行为的罚款提升至15至30倍,明确终身禁止从业的“红线”。
-
网购平台责任
网购平台需对问题食品承担“先行赔付”责任,最低赔偿额提高至千元起。
四、其他修订内容
-
农药管理 :新增剧毒、高毒农药禁用于特定农作物的规定。
-
转基因食品标识 :明确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需按规定标示,违规者最高罚款货值金额5-10倍。
以上修订旨在填补运输环节监管空白,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