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出纳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两大核心岗位,关键分工体现在资金管理、账务处理、票据审核三方面。出纳侧重资金收付与保管,会计负责核算监督与报表编制,二者通过分工协作实现财务流程的制衡与高效运转。
-
资金管理职责划分
出纳直接执行货币资金收付操作,包括银行存取款、日常报销、工资发放等,需每日盘点现金并登记日记账。会计不接触现金,但需审核出纳提交的原始凭证,核对银行对账单,监督资金流向的合规性,并通过总账系统完成账务核算。例如,当企业收到客户货款时,出纳负责确认到账并开具收据,会计则需在财务系统中生成应收账款核销记录。 -
账务处理层级差异
出纳仅记录《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流水账目,属于基础核算层。会计需根据出纳提供的凭证,完成总账、明细账登记,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并参与成本核算、税务申报等业财融合工作。例如,月末出纳需将银行流水与会计账目核对,会计发现差异时需追溯调整账务。 -
票据审核与风险控制
出纳负责原始票据的初步审核,确保报销单据的金额、审批手续完整。会计需对票据真实性、业务合理性进行二次核查,例如合同与发票内容是否匹配、费用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这种双重审核机制能有效防范财务舞弊风险,如发现异常付款申请,会计有权要求补充证明材料或拒绝入账。 -
报表编制与数据分析
会计主导财务报表编制,通过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预测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出纳虽不参与报表制作,但需提供资金收支明细数据。例如,会计根据出纳提供的月度资金流水,可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优化资金使用计划。 -
风险防控协作模式
出纳保管保险柜密码和银行U盾,会计掌握财务系统权限,二者形成物理隔离与系统权限分离的双重控制。每月末需共同参与现金盘点,核对系统账与实存数。例如,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必须由会计和出纳共同签字确认,确保账实相符。
建议企业建立定期轮岗机制,避免同一人员长期兼任会计和出纳岗位。财务人员需每季度参加内部控制培训,严格遵循《会计法》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规定,通过分工制约保障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