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房协议的核心在于明确权责、细化条款、保障双方权益,关键要点包括:双方信息完整、工程范围具体、质量验收标准严格、付款方式清晰、违约责任可执行。
-
双方信息与工程概况
协议开头需完整记载建房方(甲方)与施工方(乙方)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及地址,避免身份纠纷。工程概况应包含建房位置(精确到村组)、建筑面积、层数、结构类型(如砖混),并附设计图纸或书面说明。 -
承包方式与材料责任
明确承包方式(包工包料或包工不包料)。若甲方供料,需约定材料品牌、规格及进场时间;乙方负责施工的,需列明工具自备、施工标准(如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标准》),并禁止偷工减料。 -
工期与质量验收
约定开工、竣工日期,注明雨天等不可抗力顺延条款。质量条款需细化到每道工序(如地基验收后才能浇筑、墙体灰浆饱满度),并规定保修期(通常1年)及免费维修责任。 -
付款节点与金额
采用分阶段付款,如基础完工付30%、主体封顶付40%、验收后付尾款。单价按建筑面积计算(如285元/㎡),总价需大写注明,避免歧义。 -
安全与违约责任
乙方需承担施工安全责任,遵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事故自负。违约条款应具体,如逾期每日扣款、质量不达标返工或赔偿总造价1%-5%违约金。
提示:协议需村民委员会见证或备案,涉及邻居采光、排水等权益的,应附加相邻签字条款。建议咨询律师审核,确保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