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4与1.4456
关于副高七级与副高五级的视同缴费指数,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副高七级视同缴费指数
-
典型值范围
副高七级的视同缴费指数通常在 1.3584左右 (如某地副高七级平均缴费指数为1.3584)。
-
计算示例
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678元,副高七级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如下: $$7678 \times 1.3584 \times 28 \times 1.3% \approx 3796.44 \text{元}$$
二、副高五级视同缴费指数
-
典型值范围
副高五级的视同缴费指数通常在 1.4456左右 (如某地副高五级平均缴费指数为1.4456)。
-
计算示例
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678元,副高五级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如下: $$7678 \times 1.4456 \times 28 \times 1.3% \approx 4040.1 \text{元}$$
三、指数差异说明
-
指数差值 :副高五级的视同缴费指数(1.4456)比副高七级(1.3584)高 0.0872 ,导致副高五级的过渡性养老金比副高七级多约 243.66元 (4040.1元 - 3796.44元)。
-
实际影响 :在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副高五级的养老金(基础+过渡性)将高于副高七级。例如,某教师退休时职级从副高七级晋升至副高五级,养老金提高了约1500元。
四、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不同省份的过渡性系数不同(如1%-1.4%),会影响最终养老金水平。
-
缴费基数 :部分地区的副高七级实际缴费指数可能低于视同缴费指数(如1.3584),但整体上视同缴费指数对养老金的影响更大。
以上数据为典型参考值,具体计算需结合当地政策及退休时的实际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