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用车安全需重点关注高温引发的车辆隐患与健康风险,核心措施包括: 合理控制胎压、避免车内易燃物暴晒、科学使用空调、警惕发动机过热,同时注意驾驶员防暑与疲劳管理。以下分点详解关键注意事项:
-
轮胎安全
高温会使胎压升高,增加爆胎风险。需定期检查胎压(尤其长途前),保持厂商建议值。若发现轮胎鼓包或磨损严重,应立即更换。停车时尽量避开阳光直射路面,减少轮胎老化。 -
空调使用技巧
暴晒后车内温度可达60℃以上,应先开窗通风1-2分钟再启动空调,避免压缩机超负荷。温度建议设定在24-26℃,与外界温差不超过6℃,防止冷热交替引发感冒。定期清洁空调滤芯,避免细菌滋生。 -
危险物品管理
打火机、充电宝、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留在仪表盘或挡风玻璃下,高温可能导致爆炸。建议使用遮阳挡减少车内升温,儿童与宠物绝不可单独滞留车内(15分钟即可能中暑)。 -
发动机与水箱维护
长途行驶需监控水温表,若指针接近红线或报警,应立即停靠阴凉处怠速降温,切勿直接泼冷水。老旧车辆应提前检查冷却液余量及风扇运转状态,防止“开锅”。 -
驾驶员健康防护
佩戴偏光墨镜减少眩光干扰,但避免颜色过深影响视线。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午后易困时段建议休息。车内常备饮用水与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
提示: 夏季事故率比平日高30%,定期保养车辆、保持平和驾驶心态同样关键。若遇突发故障,立即开启双闪并移至安全区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