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复产复工工作方案需结合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环保管理等多方面要求,具体可参考以下综合方案框架:
一、总体目标
确保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有序、高效进行,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运营,同时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疫情风险。
二、主要措施
(一)复工复产前准备
-
安全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
采用JHA(工作危害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手段,对原料储存、反应过程、设备设施等环节进行全面风险识别,制定管控措施。
-
深入排查电、水、气、安全防护、设备状态、劳保用品等落实情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
疫情防控措施
-
建立员工健康台账,对返岗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重点关注湖北籍员工及外来人员。
-
储备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对厂区公共区域及设备进行消杀,实行每日体温检测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
-
生产准备与人员管理
-
提前3-5天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检查原材料、半成品质量,通知员工复产时间及注意事项。
-
组织不少于2小时的安全生产会议,学习典型事故案例,明确复产目标(如月内实现零事故、产品合格率达95%)。
-
(二)分阶段复工实施
-
防范区企业优先复工
-
符合条件的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企业(如防疫必需、民生保障类)在确保防控措施到位后,按计划复工。
-
建立线上办公机制,支持远程办公和居家办公。
-
-
管控区、封控区企业有序推进
- 根据区域解封进度,分批次组织管控区、封控区企业复工,重点检查防疫、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
-
强化安全培训与责任落实
-
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
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如火灾爆炸、泄漏事故),明确应急响应流程。
-
-
环保合规要求
- 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的监测与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引入环保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四)监督与评估
-
建立监督机制
-
安全生产小组对复工检查负责,实行“三不放过”原则(隐患不查不整改、整改不彻底不放过、责任人不落实不放过)。
-
每日对车辆、人员、防疫情况进行登记,对外来人员严格管控。
-
-
定期评估与调整
- 每周总结生产运行情况,对未达目标指标的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及时调整复工复产方案。
三、工作要求
-
提升认识,精心组织 :明确“安全第一”原则,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到岗。
-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企业负责人要主动作为,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
科学防控,动态调整 :根据疫情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复工计划。
通过以上措施,化工企业可有效保障复产复工期间的安全与稳定,推动经济复苏与安全生产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