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及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一、行政处罚
-
劳动保障部门处罚
违反《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人力资源市场处罚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若发布虚假信息,除上述罚款外,拒不改正的将面临1万元以上5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
二、民事赔偿责任
若虚假招聘导致求职者损失(如交通、住宿费、培训费等),用人单位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
-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数额较大财物(如高额报名费、培训费)的,构成诈骗罪,量刑标准为:
-
数额较大: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
虚假广告罪
情节严重时,可能以虚假广告罪追究刑事责任,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四、其他法律后果
-
违反《广告法》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
-
给他人造成损害的,需承担民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