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是广东的特产,尤其以湛江和清远两地的白切鸡最为著名。这道菜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如广府菜、潮汕菜、上海菜、客家菜(广东、福建、江西、广西)中都有。
白切鸡的起源
白切鸡起源于广东,是粤菜传统名菜。它始于清代的民间酒店,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斩,故称“白斩鸡”或“白切鸡”。
白切鸡的特点
白切鸡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十分可口。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姜蓉、蒜泥、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
各地白切鸡的特色
- 广东湛江:湛江白切鸡是广东省湛江市的一道传统名菜,以其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自养走地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
- 广东清远:清远白切鸡选用的是清远鸡,这种鸡以“三黄”(脚黄、皮黄、嘴黄)著称,肉质紧实而鲜嫩,皮下凝脂如琥珀,经白煮后皮脆肉滑,自带甘香。
- 上海:上海的白斩鸡(白切鸡)与广式白切鸡最大的区别在于烹饪方法。上海的做法是把鸡放到煮开的水中焖25分钟,然后再放到冰水中冷却。最正宗的上海浦东白斩鸡,一定要是上海特产的浦东鸡。
- 广西南宁:广西的白切鸡做法与广东有些类似,都是采取“三进三出”的方法来制作。斩成梳子状的鸡块整齐码放,淋上用土榨花生油爆香的沙姜末,辛辣中透着椰奶般的异香。
- 海南文昌:文昌鸡是海南的特产,文昌白切鸡要用铜锅煮制,水中加入椰青水与斑斓叶。斩件后鸡骨泛着淡淡的粉红色,搭配由小青桔、黄灯笼椒、香菜梗调制的“揾碟”,酸辣中透着热带果香。
白切鸡的魅力
白切鸡的流行,映射着广东人的处世哲学。它无需繁复调味,却能以极致工艺将普通食材升华,体现粤菜“尊重本味”的智慧。它包容与创新,在传播中衍生出多样风味。它吉祥与团圆,是宴席的标配,是家族团聚的象征。
白切鸡,是岭南大地的馈赠,是千年文明的切片。它不张扬,却以最质朴的方式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正如广东人常说的“鸡有鸡味”,这份对食材本真的坚守,或许正是中华美食生生不息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