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核心在于“防暑降温、规范作业、强化管理”三大要点,通过科学调整作业时间、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个体防护等手段,可有效降低高温引发的安全事故风险。
-
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避开11:00-16:00高温时段,实行“早开工、晚收工”的弹性作息,减少露天作业时长。对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岗位,增加轮换频次与休息时间,并配备清凉饮料、防暑药品。
-
强化设备与环境管理:加密巡检高温高压设备,防止管道、阀门因热胀冷缩泄漏;危化品仓库需保持通风,避免易燃物堆积自燃。露天作业场所搭设遮阳棚,室内作业区域确保空调或风扇降温至26℃左右。
-
严格个体防护与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隔热服、防护手套等装备,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定期开展高温中暑急救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有限空间操作规范。
-
动态风险排查与应急响应:企业需制定高温专项预案,重点排查电气线路老化、特种设备过热等隐患。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遇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冷却、疏散等程序。
提示:高温安全需全员参与,企业应结合气象预警动态调整措施,员工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隐患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