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施工需采取科学措施保障人员安全与工程进度,核心要点包括: 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段、配备防暑降温物资、强化卫生防疫与消防安全、加强人员健康监测与培训。以下为具体实施方案:
-
优化作业时间管理
严格实行“做两头、歇中间”原则,气温达35℃时11:00-15:00禁止露天作业,37℃以上缩短连续工作时长,40℃全面停止施工。对高处、深基坑等高风险作业实施轮班制,减少单次作业时长。 -
改善现场环境与物资保障
作业区配备通风降温设备(如大功率风扇、喷雾系统),提供足量卫生饮用水、含盐饮品及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安全帽、毛巾等劳保用品需透气舒适,高温时段增设临时遮阳设施。 -
严格卫生与健康管理
生活区宿舍、食堂、淋浴间须符合卫生标准,定期消杀蚊蝇;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避免群体性中毒事件。对高龄、体弱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工人调离高温岗位,入场前实施健康筛查。 -
消防与应急措施
高温期间动火作业需升级审批监管,易燃材料分区存放并配足灭火器材。开展防暑急救演练,确保人员掌握中暑识别、降温处理及送医流程,现场设置急救点并保持通道畅通。 -
动态监测与责任落实
项目部需实时跟踪气象预警,公示温度数据与作业要求。管理人员跟班巡查,建立高温应急预案,明确停工阈值与响应流程,杜绝盲目抢工期行为。
提示:高温施工安全需多方协同,建议结合地方气候特点细化方案,定期复盘措施有效性,确保人员健康与项目质量双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