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院感)自查自纠是医疗机构主动识别风险、提升防控水平的核心手段,其关键在于建立标准化流程、强化人员培训、落实闭环管理。通过系统化的问题排查与针对性整改,可显著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
自查阶段需覆盖全流程、多维度。常见问题包括: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消毒隔离措施执行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处置不严格、高风险科室(如手术室、ICU)布局不合理等。部分医院还存在院感监测数据漏报、抗菌药物滥用等管理漏洞。这些问题暴露出制度执行不力、培训不足、监管缺位等深层次原因。
整改措施需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对于操作性问题(如手卫生不规范),需通过高频次培训、现场督导和考核机制强化执行;对于设施缺陷(如消毒设备老化),应优先调配资源升级硬件;对于制度漏洞(如监测流程不完善),需修订文件并明确责任到人。闭环管理是核心:建立“自查-整改-复查-总结”循环,确保措施落地后持续跟踪效果,避免问题反弹。
长期改进需融入日常管理。将院感防控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奖惩机制调动全员参与;定期邀请第三方评估,客观审视薄弱环节;利用信息化手段(如智能监测系统)提升数据准确性。加强患者宣教,形成医患协同的防控合力。
院感防控无小事,自查自纠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医疗机构需以问题为导向,将整改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