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年检的OBD(车载诊断系统)改革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新增OBD检测项目 :
-
自2025年3月1日起,所有车辆在进行年检时都必须通过OBD检测。
-
OBD检测通过车辆的车载诊断系统读取发动机数据,包括尾气排放、发动机工作状态等信息,无需进行实际的动力测试。
- 检测项目调整 :
-
OBD检测项目从原来的3项增加到12项,涵盖了发动机故障、安全气囊、ABS等功能是否正常,以及三元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排放功能是否正常等方面。
-
新规还加强了对刹车、转向、灯光和轮胎等关键部分的检查,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 检测周期变化 :
-
非营运的私家车在购买后的前六年内不需要上线检测,但每两年仍需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检验标志。
-
对于6到15年的车辆,年检周期有所调整,第8年不再需要上线检测,改为第10年上线检测,10年以上的私家车每年需上线检测一次,15年以上的老旧车虽然每年仍需上线检测,但可减免一次费用。
- 新能源汽车的特殊规定 :
-
新规对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进行了更新,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等,预计将影响全国约2472万辆新能源车。
-
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特别是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与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重点。
- OBD检测的重要性 :
-
OBD检测的引入意味着车辆年检的内容和方式将发生改变,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车辆的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OBD检测不合格的车辆将无法通过年检,必须进行维修,否则可能面临报废的风险。
这些新规定的实施旨在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保障车主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建议车主们关注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确保能够顺利通过年检并维护车辆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