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重复户口

注销虚假或重复

关于民法典中重复户口的处理,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意见,具体规定如下:

一、重复户口的定义

  1. 重复户口 :指同一人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户口,包括因迁移、出生申报错误等原因形成的多个户口。

  2. 虚假户口 :因提供虚假材料或捏造事实取得的户口。

二、处理原则

  1. 保留合法真实,注销虚假 :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的真实户口应保留,虚假户口应依法注销。

  2. 迁移后未注销的重复户口 :应予以注销;二次以上重复迁移的户口,保留第一次迁移的户口,后续迁移的户口注销。

三、具体处理方式

  1. 注销虚假户口 :对通过虚构材料、虚假迁移等手段取得的户口,无论是否常用户口,均需注销。

  2. 规范迁移户口 :因历史政策原因造成的一人多户(如出生日期不一致),需分类处理:

    • 多次规范迁移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注销后迁移的户口;

    • 久居且无法查原始资料、无犯罪记录的,可保留其中一个户口,注销其他未发现违法行为的户口。

  3. 特殊情形处理 :核查对象拒不配合或无法联系的,保留有婚姻登记、单位证明或《居民身份证》的户口,注销其他户口。

四、注销程序

  1. 提交材料 :携带两个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至户籍派出所;

  2. 审核流程 :公安机关核实后,收回要注销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出具注销证明;

  3. 信息变更 :凭同一人证明及时变更驾驶证、毕业证等关联信息。

五、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

  • 《公安机关户籍身份信息核查工作规范》第四条;

  • 其他相关户籍管理政策文件。

六、注意事项

  • 若存在未完结的法律处罚或刑罚,需待处理完结后再申请注销;

  • 不同地区具体操作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公安机关。

通过以上措施,可依法规范户口管理,保障公民户籍信息的准确性。

本文《民法典重复户口》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49535.html

相关推荐

户籍是指户口还是籍贯

户籍既不是单纯的户口,也不是籍贯,而是国家依法对公民身份、亲属关系和居住地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管理的综合性制度,其核心载体为户口簿(即常说的“户口”),而籍贯仅是其记录的一项内容。 户籍的本质与功能 户籍是国家户政机关制作的法定文书,以“户”为单位记录公民姓名、出生地(含籍贯)、居住地、婚姻状况等核心信息,具有身份认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分配等功能。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常与户籍挂钩。

2025-05-11 学历考试

籍贯怎么填户口簿

籍贯在户口簿上的填写需以祖父的长期居住地或父亲籍贯为准,一般精确到市或县级(如“广东省广州市”),且必须与户口本原有记录保持一致 。 定义与区别 籍贯不同于户籍地或出生地,它反映的是家族根源,通常依据祖父的居住地确定。若祖父信息不明,则随父亲籍贯填写;父亲籍贯不详时,可填写本人出生地。 填写规范 只需填写省+市/县(如“浙江省杭州市”),无需细化到区或街道。若籍贯为直辖市(如上海)

2025-05-11 学历考试

民法典户口迁移新政策

根据最新政策,民法典对户口迁移的规定主要涉及收养关系和户口登记变更,具体如下: 一、核心规定 收养关系户口登记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六条明确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户口登记变更条件 分户条件 :包括经济独立、分居满1年、有独立住房等(如离婚分户需法院判决或调解确认居住权)。 其他变更 :如结婚、离婚、认领亲属等,均需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二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法关于双重户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相关规定,双重户口属于违法行为,需依法处理。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核心规定 《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明确,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禁止存在双重户籍。 处罚措施 行政处理 :公安机关责令当事人注销重复户口,通常按登记时间先后顺序处理,后登记的户口优先注销。 拒不配合 :可能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涉嫌伪造、变造身份证件罪

2025-05-11 学历考试

双重户籍最新规定

注销多余户口 根据公安机关最新规定,双重户籍的管理要求如下: 一、注销多余户口的基本原则 按登记时间顺序注销 以户口登记时间先后顺序,注销后登记的重复户口。 分类处理特殊情况 根据重复户口形成的原因,分为以下三类处理: 规范迁移导致的重复 :按时间顺序注销后登记户口; 历史遗留问题(如出生日期不一致) : 若能提供完整迁移手续,按时间顺序注销; 若无法查原始资料,经调查确认无违法行为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所在地身份证上怎么看

户口所在地在身份证上的位置是:身份证的“住址”一栏。 身份证作为个人的重要身份证明文件,详细记录了持证人的各项关键信息。其中,户口所在地是身份证信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常显示在身份证的“住址”一栏。 如何在身份证上找到户口所在地 查看身份证正面 : 身份证正面通常包含持证人的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住址”一栏所显示的内容即为持证人的户口所在地。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所在地和户籍地址的区别

户籍所在地和户籍地址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定义差异 户籍所在地 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的常住地址,通常为出生时父母户口登记地,即家庭户口簿上标注的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地址。 户籍地址 是户籍所在地中的具体地址,需精确到门牌号,例如“山东省德州市某县某村某街道某小区某单元某门牌号”。 二、地址精确程度不同 户籍所在地 :通常精确到县一级行政区划(如某省某市某县)。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等于籍贯

户籍并不等于籍贯,两者代表不同的概念,户籍是指居民户口登记所在地,而籍贯则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户籍所在地可能与其籍贯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互换使用。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户籍和籍贯的定义。户籍指的是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它记录了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关系等信息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是身份证上的还是出生地

​​户籍是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而非出生地​ ​。​​关键区别​ ​在于:户籍会因迁移、工作等变动,而出生地固定不变;身份证地址需与户籍一致,若未及时更新则可能出现差异。 ​​户籍的法律定义​ ​ 户籍是公民户口登记所在地,体现行政管辖关系,通常以身份证或户口本记载为准。若户口迁移(如升学、就业),户籍地址随之变更,需同步更新身份证信息。 ​​出生地的固定性​ ​ 出生地仅记录个人出生时的地理位置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地址是指籍贯还是身份证地址

户籍地址既不是指籍贯,也不是身份证地址,而是指‌公民户口登记所在地 ‌。‌关键区别 ‌在于:籍贯是祖籍地(通常祖父辈长期居住地),身份证地址是证件登记地址(可能随迁移变更),而户籍地址是法律认定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直接影响‌教育、社保、购房等公共服务权益 ‌。 ‌户籍地址的核心作用 ‌ 作为公民法律身份的基础依据,户籍地址直接关联社会福利分配。例如:子女入学按学区划分(需户籍证明)

2025-05-11 学历考试

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

遵法依规,服务发展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及文化保护需遵循以下核心要求: 合法性原则 地名管理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所有活动在法定框架内进行。 反映地理、历史与文化特征 地名应体现当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历史事件、文化符号等人文要素。 尊重群众意愿 在符合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需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

2025-05-11 学历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例》第五条的核心司法解释明确:户口登记以“户”为基本单位,遵循“共同居住、独立生活”原则,并规定了户主的确立条件。​ ​ 具体包括三类情形:同主管人共同居住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本人为户主)、单位集体户口可共立或分户。该条款为户籍管理提供了法律基础,直接影响分户、立户等实务操作。 户口登记的核心原则是“实际居住状态决定户籍归属”。例如

2025-05-11 学历考试

民法典关于户口登记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户口登记的规定主要涉及收养关系中的户口登记、户口变更与注销、分户条件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收养关系中的户口登记 登记前提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需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但仅凭收养协议或事实无法办理,必须持有收养证。 登记程序 由公安机关审核收养证等材料后办理; 被收养人户口等级分为原始登记和迁移登记,具体由收养人向户籍地申请。 二、户口变更与注销 变更登记

2025-05-11 学历考试

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

​​《婚姻登记条例》第五条的核心在于推动婚姻家庭服务体系建设与文明婚俗倡导,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治理高额彩礼,并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 ​ 这一条款通过专业力量介入和公共服务优化,旨在从源头促进婚姻和谐与社会稳定,同时呼应了现代婚姻管理从“登记本位”向“服务治理并重”的转型趋势。 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制度化是第五条的首要亮点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户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是规范我国户籍登记、迁移、变更等事项的具体操作规定,核心内容包括户口登记原则、迁移程序、信息变更要求及特殊情况处理等,重点强调便民服务与信息化管理。 ‌ ‌户口登记原则 ‌ 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公民应当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确保人户一致。新生儿出生后需在30天内申报户口,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地等基本信息,确保户籍档案完整准确。 ‌户口迁移程序 ‌ 跨省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口簿立案标准

伪造户口簿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具体如下: 一、基本立案标准 构成犯罪情形 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情节严重 时,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情节划分 情节严重 :包括伪造户口簿用于诈骗、非法出入境、冒用他人身份等情形,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他情形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解释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了公民变更姓名的程序,核心在于区分未成年人(需父母或收养人申请)与成年人(需本人申请)的不同要求 。 未成年人姓名变更 未满18周岁者需由本人、父母或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体现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确保变更行为符合其**利益。 成年人姓名变更 年满18周岁后,公民需自行办理姓名变更手续,强调个人自主权,避免他人(包括亲属)代为决定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

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且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这一条款明确了户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既保障公民身份的唯一性,也便于人口统计和社会管理。 核心内容解析 条例第六条的核心是“常住人口登记”和“唯一性”。常住地通常是个人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而“唯一登记”避免了重复户籍或管理混乱,确保人口数据的准确性。 实际应用场景 迁移与落户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口犯法吗

​​伪造户口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 无论是为隐瞒事实、子女入学还是其他目的,伪造户口簿均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一律严惩。 伪造户口的行为直接触犯刑法,具体表现为以下法律后果: ​​刑事处罚​ ​:伪造者通常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5-11 学历考试

民法典中关于户口迁移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规,户口迁移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核心规定 收养关系户口登记 《民法典》第1106条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其他户口变动登记 其他如分户、并户、失踪等情形引起的户口变动,仍需由户主或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具体程序参照《户口登记条例》。 二、户口迁出与迁入要求 迁出手续 需提前向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

2025-05-11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