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登记条例17和18

​户口登记条例第17条和第18条明确了户口信息变更的规范流程,核心要点包括:​​ ​​户主或本人可主动申报变更、未满18岁需监护人协助、成年后需自行办理​​,这两项条款是公民办理户口信息更正的法律依据,尤其对姓名变更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1. ​变更申报主体与流程​
    根据条例,户口登记内容需变更时,必须由户主或本人向户籍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核属实后方可生效。机关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例如姓名、出生地等关键信息的更正均适用此流程。

  2. ​年龄分界的姓名变更规则​
    未满18周岁的公民变更姓名,需由本人、父母或收养人共同申请;成年后则必须本人亲自办理。这一规定既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也强调成年人行为的自主性,避免冒用或滥用姓名权。

  3. ​变更的审慎性与证明要求​
    户口登记机关可要求补充证明材料(如公证文件、出生记录等),以防止虚假变更。例如,成年后改名需充分说明理由,且可能涉及学籍、社保等多方数据同步,流程相对复杂。

​提示:​​ 户口信息变更涉及法律效力,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户籍部门,准备齐全材料以提高效率,同时注意变更后及时更新关联证件。

本文《户口登记条例17和18》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49670.html

相关推荐

伪造户籍证明什么罪

伪造户籍证明属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 伪造户籍证明的定义 伪造户籍证明是指个人或组织通过非法手段制作虚假的户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伪造户口本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登记条例细则2023年

‌2023年户口登记条例细则主要明确了户籍管理的新规定,重点包括放宽落户条件、简化登记流程、强化信息化管理三大亮点 ‌,旨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服务便利化。 ‌放宽落户条件 ‌ 2023年条例进一步放宽了城镇落户限制,允许在就业、居住、亲属投靠等情况下更便捷地办理户口迁移。例如,在中小城市稳定就业或租房满一定年限即可申请落户,部分大城市也优化了积分落户政策。 ‌简化登记流程 ‌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籍信息的追诉时效

伪造户籍信息的追诉时效为 15年 ,具体依据如下: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追诉时效计算 刑事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完成之日起计算。对于伪造户籍信息的行为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籍信息什么罪

伪造户籍信息可能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依法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种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管理秩序和公共利益,还可能导致他人基于虚假身份信息遭受不公正待遇或经济损失。 伪造户籍信息涉及的法律后果极其严重。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任何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

2025-05-11 学历考试

民法典中关于户口迁移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规,户口迁移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核心规定 收养关系户口登记 《民法典》第1106条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其他户口变动登记 其他如分户、并户、失踪等情形引起的户口变动,仍需由户主或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具体程序参照《户口登记条例》。 二、户口迁出与迁入要求 迁出手续 需提前向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口犯法吗

​​伪造户口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判十年有期徒刑。​ ​ 无论是为隐瞒事实、子女入学还是其他目的,伪造户口簿均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一律严惩。 伪造户口的行为直接触犯刑法,具体表现为以下法律后果: ​​刑事处罚​ ​:伪造者通常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

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且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这一条款明确了户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既保障公民身份的唯一性,也便于人口统计和社会管理。 核心内容解析 条例第六条的核心是“常住人口登记”和“唯一性”。常住地通常是个人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而“唯一登记”避免了重复户籍或管理混乱,确保人口数据的准确性。 实际应用场景 迁移与落户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解释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了公民变更姓名的程序,核心在于区分未成年人(需父母或收养人申请)与成年人(需本人申请)的不同要求 。 未成年人姓名变更 未满18周岁者需由本人、父母或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体现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确保变更行为符合其**利益。 成年人姓名变更 年满18周岁后,公民需自行办理姓名变更手续,强调个人自主权,避免他人(包括亲属)代为决定

2025-05-11 学历考试

伪造户口簿立案标准

伪造户口簿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具体如下: 一、基本立案标准 构成犯罪情形 伪造、变造、买卖或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情节严重 时,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应追究刑事责任。 具体情节划分 情节严重 :包括伪造户口簿用于诈骗、非法出入境、冒用他人身份等情形,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他情形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户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文是规范我国户籍登记、迁移、变更等事项的具体操作规定,核心内容包括户口登记原则、迁移程序、信息变更要求及特殊情况处理等,重点强调便民服务与信息化管理。 ‌ ‌户口登记原则 ‌ 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公民应当在常住地登记户口,确保人户一致。新生儿出生后需在30天内申报户口,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地等基本信息,确保户籍档案完整准确。 ‌户口迁移程序 ‌ 跨省

2025-05-11 学历考试

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内容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我国户籍管理的重要法规,其核心内容如下: 一、总则与管辖 立法目的 :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服务社会主义建设。 管理主体 :各级公安机关主管户口登记工作,乡镇(含公安派出所)为具体登记机关。 特殊群体管理 :现役军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按特别规定办理。 二、登记对象与内容 登记单位 :以户为单位,涵盖常住人口、暂住人口

2025-05-11 学历考试

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

​​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核心在于依法分类施策,确保公民基本权利。​ ​ 根据政策,无户口人员可通过提供《出生医学证明》、亲子鉴定证明或事实收养公证等材料申请落户,​​关键亮点包括:非婚生育人员可自愿选择随父或随母落户、农村婚嫁注销户口者可恢复原籍、流浪乞讨人员可依托集体户登记​ ​,全面覆盖各类无户口情形。 ​​分类解决路径​ ​:针对政策外生育、未办理出生证明、事实收养等不同情况

2025-05-11 学历考试

最新户口登记条例细则

根据最新官方信息,户口登记条例细则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户口登记基本原则 公民义务 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需依法履行户口登记义务,现役军人、外交人员等特殊群体由专门机关管理。 地域管辖 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基本单位,城市、设派出所的镇、乡等均属于户口登记机关。 二、户口登记管理 设立登记 公民出生、迁入、婚姻登记、收养等情形需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报。 变更与注销 信息变更(如婚姻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管理条例全文内容

​​户籍管理条例是我国户口登记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明确规定了公民户口登记的原则、程序及管理机关,核心内容包括登记义务、常住地原则、迁移程序及违规处罚等。​ ​ ​​登记义务与范围​ ​:所有中国公民必须依法登记户口,现役军人由军事机关管理,境内外国人参照适用。公安机关是主管机关,派出所或乡镇政府负责具体登记,单位或合作社需协助办理。 ​​常住地与户口簿​ ​:公民需在经常居住地登记为常住人口

2025-05-11 学历考试

中国的户籍政策

改革深化,户籍限制逐步取消 中国的户籍政策历经多次改革,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户籍制度向更加灵活、公平的方向发展。以下是主要改革方向和内容: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 破除户籍二元结构 通过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转移接续政策,逐步实现户籍与就业、居住等社会权益的脱钩。 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除超大城市外,放宽购房、投资等落户限制,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2025-05-11 学历考试

最新版户口登记条例全文

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规范公民身份登记的核心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户口登记的主管机关、登记程序及公民权利义务,其中关键亮点包括:公安机关统一管理、以户为单位的登记原则、以及户口簿的法律效力。 主管机关与登记范围 各级公安机关负责户口登记工作,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包括现役军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特殊规定除外)。城市由派出所管辖,农村由合作社或乡镇直接管理。 登记原则与户主制度

2025-05-11 学历考试

有户籍法院吗

在中国,‌没有专门的“户籍法院” ‌,但户籍管理相关事务由‌公安机关的户籍部门 ‌负责,涉及户籍的诉讼则由‌普通法院 ‌管辖。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户籍管理主体 ‌ 户籍登记、迁移、变更等日常事务由‌各地派出所或公安局户籍科 ‌办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不涉及司法程序。 ‌户籍纠纷的司法解决 ‌ 若因户籍问题(如落户争议、户口注销纠纷等)需法律裁决,当事人可向‌属地人民法院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法律

《户口登记条例》 关于户籍法律,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户籍管理的基本原则 平等性原则 所有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均享有平等的户籍登记权利。 合法性原则 户籍登记以依法取得居住资格为前提,如就业、就学、购房等。 二、户籍登记的对象与范围 登记对象 包括中国公民、港澳台同胞、华侨、外国人及无国籍人(需符合法定条件)。 登记范围 涵盖出生、死亡、婚姻、收养

2025-05-11 学历考试

户籍正确填法

户籍的正确填法需严格按照户口簿或身份证上的地址信息填写,城市户口填写“省、市(县)、区”,农村户口填写“省、县、乡”,一般只需精确到县级即可。 填写依据 户籍信息应以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为准,确保与官方记录一致。城市住址需包含省、市、区三级,农村住址需包含省、县、乡三级,避免自行简化或添加无关内容。 城乡差异 城市户籍填写时需细化到区(如“XX省XX市XX区”)

2025-05-11 学历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全文的核心内容是规范户口登记与管理,明确公民权利义务,并确立公安机关的主管职责。​ ​现行法律以1958年颁布的《户口登记条例 》为主体,涵盖出生、迁移、变更等全流程登记要求,​​强调户籍证明的法律效力​ ​,同时针对违法行为设定处罚条款。 ​​适用范围与登记原则​ ​ 所有中国公民必须依法登记户口,现役军人、在华外国人的登记另有特殊规定。户籍管理以户为单位

2025-05-11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