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仲裁纠纷时仍然可以转让股份,但需注意三点关键:一是仲裁不影响股东权利行使,二是转让需遵守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三是受让方可能需承担潜在债务风险。
-
股东权利不受仲裁限制
仲裁纠纷通常针对公司或特定股东之间的争议,不直接剥夺股东转让股份的权利。只要股东资格未被司法冻结或限制,即可依法进行股权转让,但需向受让方披露仲裁情况。 -
公司章程与法律程序要求
- 章程约定:若公司章程规定仲裁期间股权转让需经董事会或其他股东同意,则必须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 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可能享有优先购买权,需提前书面通知并留足行权期限。
- 工商变更:完成转让后,需及时办理工商登记变更,否则对第三人无效。
-
受让方的风险与应对
受让方需评估仲裁可能带来的债务或赔偿责任,建议通过协议明确责任划分(如约定仲裁结果由原股东承担),必要时要求转让方提供担保或降低转让价格以对冲风险。
总结:仲裁期间股份可转让,但需合规操作并做好风险防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转让协议条款完整,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