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劝退时,劳动者有权根据劝退性质(合法或违法)要求赔偿,关键点包括:若公司违法劝退,可主张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赔偿金(2N);合法劝退则需支付经济补偿金(N)或代通知金;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需支付补偿。
-
明确劝退性质
公司劝退分为合法与违法两种情形。合法劝退包括员工严重违纪、不能胜任工作等法定理由,公司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金(N)。违法劝退指无正当理由辞退,如未提前通知、孕期辞退等,需支付赔偿金(2N)。 -
计算赔偿金额
- 经济补偿金(N):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月工资计算,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 赔偿金(2N):违法劝退时,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例如,工作3年月薪1万元,赔偿金为1万×3×2=6万元。
- 代通知金(+1):若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
收集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劝退通知(书面或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明公司单方面劝退行为。电子证据需录屏保存原始载体,避免被质疑真实性。 -
**流程
- 协商:先与公司沟通,要求按法定标准支付赔偿。
- 仲裁:协商失败后,向劳动仲裁委提交申请书、证据材料(一式三份),主张赔偿金或补偿金。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
- 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起诉,裁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
注意事项
- 即使签署离职协议,若补偿低于法定标准仍可申请撤销。
- 公司以“绩效不达标”抗辩时,需提供工作成果证明反驳。
- 未签劳动合同可通过工资流水、工牌等证明劳动关系,不影响**。
总结:被劝退后应冷静分析性质,精准计算赔偿金额并固定证据,优先协商,必要时通过仲裁或诉讼**。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合理主张才能高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