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货流程及标准是确保货物安全、准确入库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说明:
一、收货前准备
-
资源准备
-
清洁并整理收货区域,确保通道畅通、设备(如叉车、托盘、称重设备)完好。
-
根据货物特性准备防护措施(如防震垫、防火设备)。
-
-
信息核对
-
提前与供应商确认送货时间、车辆信息及货物明细(名称、规格、数量)。
-
签订《送货单》或《传真订单》,实现“票货同行”。
-
二、收货执行流程
-
到货登记
-
记录货物到达时间、车牌号、司机姓名等信息,并核对预约信息。
-
填写《收货明细报告》,及时上报异常情况(如破损、短缺)。
-
-
外观与包装检查
-
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受潮现象。
-
核对包装标签信息(名称、数量、批号等)与送货单一致。
-
-
数量清点与质量检验
-
通过称重设备核对实际数量,与送货单对比。
-
对需质量检验的货物进行抽样检测,依据标准判定是否合格。
-
-
异常处理
-
发现破损或短缺时,立即拍照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
对于不合格品,需单独存放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
-
三、收货后管理
-
分类与存储
-
按货物类型、体积、危险等级分类存放,易碎品需加护。
-
不同性质物品(如易燃、易爆)需符合专项储存要求。
-
-
数据录入与系统更新
-
将货物信息录入ERP或WMS系统,确保数据实时准确。
-
生成《入库单》《收货报告》,一式三联:供应商、财务、仓库留存。
-
-
文档与档案管理
-
保留送货单、检验报告、破损记录等原始文件。
-
定期汇总收货异常数据,分析原因并改进流程。
-
四、标准规范要求
-
人员培训
-
收货人员需掌握质量检验标准、安全操作规范。
-
定期进行技能评估与考核。
-
-
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叉车、货架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
对特殊设备(如叉车)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
-
安全与合规
-
仓库需符合消防、卫生等安全标准。
-
遵守《ISO 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通过以上流程与标准,可有效保障货物安全、提升收货效率,并为后续库存管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