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结算审计有异议时,核心解决路径包括协商调解、第三方审核、法律仲裁等,关键在于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同时需保留完整证据链确保权益。以下分点展开:
-
协商优先:双方应基于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签证文件重新核对工程量与计价标准,尤其关注合同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清单描述的严谨性以及现场签证的真实性。若分歧源于材料价格波动或设计变更,可参考行业惯例或政策性文件调整结算值。
-
引入第三方机构:若协商无果,可委托双方认可的造价咨询机构或审计单位进行独立审核。第三方需全面核查招标文件、合同、竣工图纸等资料,必要时借助探测仪器或专家答疑解决技术争议。
-
法律途径兜底:当审计结果存在明显错误或程序违规时,可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解释》申请仲裁或诉讼。法院通常优先尊重合同约定,但会审查审计报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注意诉讼中需提供施工记录、支付凭证等完整证据链。
-
预防争议策略:未来项目中,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审计条款的效力范围、争议解决流程及时间限制,并建立规范的变更签证管理制度,避免条款模糊或签证漏洞。
工程结算争议的解决需兼顾效率与公平,通过专业、合规的流程化解分歧,既能维护各方权益,也有助于行业规范发展。若遇复杂异议,建议尽早咨询法律及造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