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
1. 诗歌原文
《春远》全诗如下: 春远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2. 诗歌大意
《春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忧虑。
3. 分点解读
-
首联: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傍晚的景象,花絮在风中飘落,红白相间的花瓣轻轻飘舞,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
颔联: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白天变长,鸟雀在欢快地鸣叫,而诗人却独自一人,只有简陋的柴门相伴,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
颈联: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关中地区战乱频发,而剑南地区也并未真正安宁,诗人对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感到担忧。
-
尾联: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痛苦,由于战乱,诗人的故乡已经变成了军营,他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在异乡漂泊。
4. 总结
《春远》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