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被称为鬼节,主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观念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具体原因及禁忌如下:
一、名称由来
-
阴阳观念 :古人认为七月十五是阴阳两界的分界日,地府鬼门开启,鬼魂可重返人间与亲人团聚。
-
道教与佛教影响 :道教称其为“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民间统称“鬼节”。
-
历史传说 :部分传说与秦始皇派遣麻姑(三姑女)改善劳工待遇有关,麻姑因此被民间尊为救苦救难之神。
二、主要禁忌
-
夜间活动限制
-
避免夜晚外出、游泳或乘凉,防止招惹鬼魂。
-
小孩尤其需留在家中,避免惊扰阴间。
-
-
祭祀与供品规范
-
祭品需保持原样,不可随意移动或焚烧冥纸。
-
禁止在非祭祀场合烧纸钱。
-
-
言行举止禁忌
-
避免提及“鬼”字、大声喧哗或拍打他人肩膀。
-
不在床头挂风铃,防止招来厉鬼。
-
-
其他注意事项
-
晚间不宜洗晾衣物,避免水鬼作祟。
-
禁止在十字路口踩踏纸钱灰烬。
-
三、文化内涵
中元节的核心是超度亡魂、祈求平安,通过祭祀、供奉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对阴间鬼魂的安抚。这一节日融合了道教、佛教及民间信仰,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