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是学生安全事故高发期,防溺水、交通出行、居家安全是核心风险点。 家长需落实“四知道”(去向、同伴、内容、归时),学生要牢记“六不一会”(不私自下水、不盲目施救等),同时警惕网络诈骗、极端天气和食品安全隐患,通过主动预防和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
防溺水是重中之重:气温升高导致溺水风险激增,严禁学生私自前往野外水域,施救需呼叫成人协助。家长要排查周边池塘、工地水坑等隐患点,鼓励参与正规游泳培训。
-
交通出行分层防护:12岁以下禁骑自行车,16岁以下禁骑电动车;乘车系安全带,远离车辆盲区。自驾家庭需检查车况,避免疲劳驾驶,景区步行时注意避让观光车。
-
居家隐患主动排查:规范电器使用,药品化学品上锁保管;阳台安装防护网,教育幼童拒绝陌生人进门。雷雨天气关闭电源,避免使用淋浴设备。
-
网络与心理双重防护:限制游戏充值和高额打赏,警惕“免费领皮肤”等诈骗话术。家长应增加亲子互动,关注中高考学生情绪波动,避免施加额外压力。
-
应急技能提前演练:模拟火灾逃生路线,熟记110/119/120等求救电话。参与学校组织的防灾体验活动,掌握止血包扎、防踩踏自护等实用技巧。
安全无假期,防护靠日常。建议家庭在节前共同制定《安全公约》,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确保假期欢乐与平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