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询证函不符的处理需遵循规范流程,确保审计准确性。以下是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核心处理流程
-
记录与核实差异
详细记录询证函中不符的具体金额、事项及时间,对照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核实差异真实性。
-
分析原因
排查可能原因,包括记账时间差异、错误、对方信息错误等。例如,若因跨年入账导致遗漏,需确认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责任。
-
书面说明与沟通
撰写差异说明,明确标注不符原因(如“因系统延迟导致数据未同步”),并与对方单位沟通确认,提供财务记录支持。
-
调查与评价风险
若差异涉及财务错报,需评估是否构成舞弊风险,根据审计准则判断是否调整财务报表。
-
采取纠正措施
-
若为函证程序错误(如时间、计量错误),可进行函证调节;
-
若需被审计单位调整,要求其修改后重新发送询证函。
-
二、特殊情况处理
-
无法投递或回复 :通过传真直接联系对方核实,或采用替代程序(如检查内部凭证);
-
第三方责任 :若差异源于银行等外部机构错误,需与对方协商解决,不调整被审计单位报表。
三、法律与合规要求
-
确保询证函由合法授权机构发出,被审计单位需配合提供必要文件;
-
根据《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真实数据。
四、反馈与修正
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审计机构,双方共同审查并修正错误信息,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投诉并保存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