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询证函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处理方式及法律环境,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
确认债权债务关系
询证函通过双方核对账目,可明确债权债务的存在及金额。若盖章确认,该内容在后续纠纷中可能作为约束性证据。
-
诉讼时效中断风险
在民事诉讼中,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收到并有效回复询证函,可能中断时效,重新起算或暂停计算。需提供快递单、书面确认等证据证明对方已收到函件。
-
法律后果与责任
-
虚假陈述风险 :若询证函内容虚假,可能引发民事赔偿或刑事责任(如欺诈)。
-
拒绝回函责任 :债务人拒绝回复可能被法院追加为连带责任人,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
-
操作规范要求
需仔细审核函件格式、核对账目,确认无误后盖章寄回。若发现错误,应标注“不符”并说明原因,避免因未及时更正引发财务纠纷。
总结 :询证函本身无直接法律效力,但正确处理可确认财务事实、影响诉讼时效,并降低法律风险。建议企业或个人严格遵循审计规范,保留回函凭证以备后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