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延迟退休方案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15年渐进式调整,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女性从50/55岁分别延迟至55/58岁。弹性退休制度同步推行,允许职工自愿提前或延迟退休最多3年,同时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从2030年起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
-
实施时间与阶段划分
改革自2025年启动,分15年完成:男性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2040年全面实现63岁退休;女性分两类调整——原50岁退休群体每2个月延迟1个月至55岁,原55岁退休群体每4个月延迟1个月至58岁。 -
弹性退休规则
职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可自愿提前退休(最多提前3年,且不低于原退休年龄),或与单位协商延迟退休(最多延后3年)。特殊工种、高海拔工作者等仍适用提前退休政策。 -
养老金缴费年限调整
2030年前维持15年最低缴费要求,2030年起每年增加6个月,至2039年达20年。未达年限者需延长缴费或一次性补缴。 -
配套保障措施
改革同步强化大龄劳动者权益,如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失业保险金延发至退休年龄、完善职业培训等,并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以缓解家庭负担。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举措,建议职工结合自身职业规划与社保缴费情况,灵活利用弹性政策,提前做好退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