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托人托关系办事被骗属于诈骗行为,可依法追责。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诈骗构成要件
-
主观故意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
-
客观行为 :使用欺骗手段,如编造“托关系”“疏通关系”等谎言,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支付财物。
-
数额标准 :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不同地区可能对“数额较大”有具体标准(如3万元、10万元等)。
二、典型案例
-
公务员编制诈骗 :张某虚构“托关系转正”谎言,骗取冯某13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
-
工作介绍诈骗 :李某谎称“有路子”帮雷某找工作,索要2万元后失联。
-
入学/司法“捞人费” :张某、周某分别以“入学”“司法关系”为名,骗取200余万、100万元,均被判刑。
三、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 :诈骗数额较大者,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追赃能力 :公安机关可立案侦查,如黑龙江省林区警方曾追回1万元施工款案例。
四、防范建议
-
核实身份 :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资质,避免轻信“熟人”推荐。
-
保留证据 :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可作为立案依据。
-
及时报警 :发现被骗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追损时效为3年。
托人办事被骗属于刑事犯罪,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