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派遣员工被辞退有赔偿。
国企派遣员工在被辞退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权获得经济补偿。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被辞退的派遣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通常基于派遣员工在国企的工作年限,以及其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具体计算公式为:
经济补偿 = 工作年限 × 月平均工资
工作年限的计算单位为年,不满一年的部分按照一年计算。月平均工资是指派遣员工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经济补偿的支付主体
在国企派遣员工被辞退的情况下,经济补偿的支付主体通常为劳务派遣单位。如果国企作为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由用工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则国企也应承担相应的支付责任。
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应当在派遣员工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如果国企或劳务派遣单位未能及时支付经济补偿,派遣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他相关权益
除了经济补偿,国企派遣员工在被辞退时还享有其他相关权益,如:
- 社会保险权益:国企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为派遣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在被辞退后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 档案转移权益:国企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为派遣员工办理档案转移手续,确保其个人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总结
国企派遣员工在被辞退时有权获得经济补偿,具体计算标准、支付主体和支付时间等均由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派遣员工还享有其他相关权益,如社会保险权益和档案转移权益等。如果国企或劳务派遣单位未能履行相关义务,派遣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