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减刑假释的罪犯通常无法提前释放,但存在极少数例外情况,如再审改判无罪或刑期执行完毕。 法律对特定暴力犯罪、累犯等严格限制减刑假释,以确保刑罚的严肃性和社会安全。
-
法律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累犯及因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原则上不得减刑或假释。这类罪犯需服满原判刑期,除非通过再审程序推翻原判决。 -
特殊例外情形
- 再审改判:若案件经再审被宣告无罪,罪犯可立即释放。
- 刑期执行完毕:服刑期满后自然释放,但终身监禁者除外。
- 重大立功表现:极少数情况下,如阻止重大犯罪等,可能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减刑,但不得假释。
-
终身监禁的严格性
被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减刑假释的罪犯(如重大贪污贿赂、恐怖主义犯罪),必须终身服刑,无提前释放可能。这是对极端犯罪行为的特殊惩戒。 -
程序与执行保障
减刑假释需经监狱申报、法院裁定等多重程序,且对不得假释的罪犯,执行机关会严格监管,杜绝违规操作。
总结:不得减刑假释的罪犯出狱可能性极低,法律对此类情形设定了刚性条款。若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针对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