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等级划分为十级,其中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主要依据身体功能障碍程度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定。关键亮点:①涵盖视力、听力、言语等六大类残疾;②需持证享受补贴、就业等福利;③需通过专业医疗机构鉴定。
-
评定标准
根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GB/T26341-2010),残疾等级从一级(极重度)到十级(轻度)逐级递减。例如:一级视力残疾为全盲,十级可能仅为轻微视野缺损;肢体一级为四肢截肢,十级仅单指缺失。 -
六大残疾类别
- 视力残疾:双眼**矫正视力低于0.3
- 听力残疾:双耳平均听力损失≥81分贝
- 言语残疾:语言清晰度≤50%
- 肢体残疾:截肢、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
- 智力残疾:IQ≤75伴适应行为障碍
- 精神残疾:病程持续1年以上且社会功能受损
-
鉴定流程
需携带身份证、病历等材料,到指定医院进行功能检查,由专家组出具《残疾评定表》,再向残联申请办证。 -
福利政策
持证可享生活补贴、康复救助、税收减免等,等级越高补贴标准越高(如一级每月额外护理补贴约300元)。
提示:各地具体政策可能略有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残联获取最新信息。及时鉴定有助于保障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