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1-10级明细直接关系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与赔偿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鉴定》(GB/T16180),1-4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5-6级为大部分丧失,7-10级为部分丧失,等级越高伤残越重,赔偿金额与长期津贴相应递增。
-
等级划分核心依据:
- 1-4级: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自理能力极低(如一级需终生机械通气)。
- 5-6级:器官大部缺损或畸形,伴中等以上功能障碍,存在一般医疗依赖但生活可自理(如六级肺功能中度损伤)。
- 7-10级:器官部分缺损或轻度功能障碍,无或少量医疗依赖(如十级仅器官形态异常无功能影响)。
-
赔偿与待遇差异:
- 一次性补助金:1级可获27个月本人工资,每降一级减少2个月,至10级为7个月。
- 长期津贴:1-6级按月发放,1级为工资的90%,6级降至60%,7-10级无此项但可获一次性医疗与就业补助金。
-
鉴定流程与争议处理:
- 医疗期满后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结果需通知企业与职工。对结论不服可逐级申请复查,最终由省级机构裁定。
提示:工伤等级直接影响后续权益,建议保留完整医疗记录,及时申请复查,并关注地方对5-10级补助金的细化规定(如江苏省特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