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法》新规的实施,对劳动者权益保障进行了全面升级,以下是关键亮点和具体变化:
1. 假期调整与加班工资
- 假期增加:2025年法定节假日新增2天,包括农历除夕和5月2日,春节假期延长至8天,劳动节假期调整为5天,调休安排更加灵活。
- 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为日工资的300%,周末加班工资为日工资的200%。明确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2. 年假权益保障
- 年假标准: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享有5天年假,满10年不满20年的为10天,满20年及以上的为15天。未休年假可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补偿。
- 试用期年假:试用期跨年度的职工,可按比例折算年假天数或支付补偿。
3. 劳动合同与赔偿标准
- 签订要求:入职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2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满1年未签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 违法解除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
4. 社会保险与年金
- 强制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违规者将面临罚款、补缴等处罚。
- 企业年金:劳动者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时,可选择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作为遗产继承。
5. 延迟退休政策
- 渐进式延迟:2025年起,男性退休年龄逐步从60岁延迟至63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5岁逐步延迟至58岁或55岁,具体视工种而定。
总结
2025年《劳动法》新规通过假期调整、加班工资保障、年假权益优化、劳动合同规范以及延迟退休政策等多方面措施,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水平。用人单位需及时调整管理政策,确保合规运营,同时劳动者也需关注自身权益变化,合理规划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