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航空运输通过严格分类、专业包装、清晰标识、合规申报和应急准备五大核心措施保障安全,确保高风险物品在飞行全程可控。
-
分类管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将危险品分为9大类,包括爆炸品、易燃气体、腐蚀性物质等,每类对应特定运输规则,避免混装引发化学反应。
-
三层防护包装:采用内层密封防渗漏、中层缓冲抗冲击、外层坚固防破损的包装结构,部分物品需添加吸附材料,确保极端条件下无泄漏。
-
显性标识系统:包装外部必须张贴联合国编号、危险类别标签和操作标签(如“向上箭头”),货舱内使用荧光或反光材质标识,便于快速识别。
-
双重复核申报:托运人需提供包含化学品名称、应急处理的运输文件,航空公司二次核查数据真实性,错误申报将承担法律责任。
-
全链路应急预案:从装机前检查到中途备降,机组携带防护装备和中和剂,机场配备隔离舱与泡沫灭火系统,30分钟内可启动污染控制程序。
航空业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技术创新持续降低运输风险,乘客托运含锂电池设备等常见危险品时,提前告知航司并使用原厂包装即可合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