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以哪一年的土地为准

​土地确权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1997年)为基础,但全国性确权登记工作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全面启动节点​​。​​关键点​​包括:①二轮承包合同法律效力优先;②2013年后全国统一推进;③部分地区以2008年地方试点为参考依据。

  1. ​二轮承包合同为核心依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分两轮,第一轮(1983-1997年)已到期,第二轮从1997年开始并延长30年至2027年。确权登记直接关联二轮承包合同,明确地块、面积及四至边界,保障“承包关系30年不变”的法律效力。

  2. ​2013年中央政策全面铺开​​:201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国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此后的确权工作以该时间点为标准,统一技术规范与流程,确保权属清晰。

  3. ​地方试点差异需注意​​:部分省份(如广东、云南)在2008年或2014年先行试点,确权证可能标注当地政策起始年。但最终以二轮承包关系为准,地方标准需服从全国性法规。

土地确权涉及农民切身权益,若存在争议,建议以最新权属证书或当地农业部门解释为准,确保法律效力优先。

本文《土地确权以哪一年的土地为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10096.html

相关推荐

土地确权的效力有哪些

​​土地确权的核心效力是明确产权归属、保障合法权益、减少纠纷并赋予法律保护​ ​。通过政府登记确认,权利人可依法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同时为土地流转、抵押融资等提供法律基础。 ​​产权归属法定化​ ​:确权后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是土地物权归属的法定凭证,直接确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所有权或使用权,避免因权属模糊引发的争议。 ​​权益保障强化​ ​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对农民的影响

土地确权对农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土地流转与提高土地价值、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以及促进农民市民化。这些影响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还为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土地确权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明确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有效遏制了随意侵占农民土地的现象,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这种确权机制为农民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其在土地流转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以后就是自己的吗

土地确权后并不意味着土地就完全属于个人所有。 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进行确认和登记的过程。虽然土地确权能够明确土地的权属关系,但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并未改变。 土地所有权类型 :在中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类型。个人不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只能通过确权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土地使用性质 :土地的使用性质也会影响到土地的权属问题。例如,农业用地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办法

​​土地确权登记管理办法是规范农村土地权属确认、登记程序及权益保障的法定流程,核心在于​ ​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其关键亮点包括:依法确权程序透明、测绘技术精准化、权属证书法律效力强,以及流转抵押等衍生权益的合法化。​ ​ ​​确权范围与法律依据​ ​ 土地确权涵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如宅基地、耕地)和农户承包经营地,依据《土地管理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管理若干规定

​​土地确权管理若干规定的核心是明确农村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规范登记程序,通过​ ​颁发不动产权证​​实现“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并​ ​促进土地流转​​。​ ​ 土地确权需遵循“依法依规、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原则,重点包括四方面:一是​​权属调查​ ​,通过实地测量、公示确认等方式厘清地块边界与权利人;二是​​登记发证​ ​

2025-05-17 资格考试

农村土地确权协议书

农村土地确权协议书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以下是农村土地确权协议书的关键作用和操作流程: 1. 确权协议书的作用 保障土地权益 :通过确权协议书,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法律确认,防止土地被侵占或非法流转。 促进土地流转 :确权后的土地更容易进行合法流转,为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提供保障。 解决土地纠纷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是哪一年确权的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于2013年正式启动,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标志​ ​,​​核心目标是明确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 ​。此次确权以2004年土地二轮延包为基础,保持承包关系稳定,并通过登记颁证实现承包地“四至”清晰、权属可查。 ​​政策起点​ ​: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全面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2014年起各省份逐步推进试点,2017年基本完成全国范围内承包地确权任务

2025-05-17 资格考试

中央文件关于农村土地确权的规定

‌中央文件明确农村土地确权以“三权分置”为核心,重点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通过确权登记颁证,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同时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奠定法律基础。以下是关键规定要点: ‌承包地确权 ‌ 明确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确权证书需包含地块位置、面积、四至等信息,解决地块零碎化问题。历史遗留纠纷通过“村民协商+政府仲裁”双轨制解决。 ‌宅基地改革 ‌

2025-05-17 资格考试

农村土地确权多余土地怎么处理

农村土地确权后多余土地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土地流转 :多余土地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转包、出租、互换或转让给其他农民或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规模经营。 土地入股 :农民可以将多余土地作为股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同时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土地托管 :对于不愿或不能自行耕种的农民

2025-05-17 资格考试

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确权的规定

​​国土资源部土地确权规定明确要求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进行统一登记颁证,核心目标是​ ​保障农民权益​​、​ ​化解权属纠纷​​,并通过​ ​数字化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土地确权需遵循“依法依规、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原则,重点覆盖农村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流程包括权属调查、审核公示、登记发证等环节,确保每块土地权属清晰、四至明确。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离婚有影响吗

‌土地确权对离婚财产分割有直接影响 ‌。‌关键点 ‌包括:①确权后土地归属明确,离婚时可直接作为共同财产分割;②未确权土地需先确权再处理;③宅基地使用权通常不可分割,但地上房产可协商处置。 ‌分点说明影响 ‌: ‌已确权土地 ‌: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土地,若为婚后共同经营或投入,离婚时需按共同财产分配;若为婚前个人财产且有证明,通常不分割。 ‌未确权土地 ‌:需先完成确权程序,再根据权属证明划分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的四个好处具体有哪些呢

​​土地确权的四个核心好处是:明晰产权归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 明晰产权归属能有效解决土地纠纷,通过法律登记明确地块边界和使用权,减少争议。保障农民权益体现在确权后农民可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避免被随意征收或侵占。促进土地流转则通过权属清晰化激活市场,便于租赁、入股等操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助力乡村振兴表现为确权后农民可抵押**或发展规模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升级。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开荒地属于谁

土地确权中,开荒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开荒者可以通过合法程序获得使用权。 一、开荒地的法律归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和第四十条规定,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开荒地也不例外,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开荒者可以通过依法申请获得使用权。 二、开荒者如何获得使用权 依法申请与审批 :开荒者需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能获得开荒地的使用权。

2025-05-17 资格考试

中央关于土地确权政策

​​中央关于土地确权政策的核心是明确农村土地权属、保障农民权益,并通过法律程序颁发证书,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 政策以“​​稳定承包关系​ ​”“​​尊重历史与现实​ ​”“​​民主协商​ ​”为原则,覆盖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确保农民长期享有土地权益,同时规范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确权范围与对象​ ​ 政策明确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确权流程及步骤

土地确权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权属调查 :这是土地确权的第一步,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明确土地的权属关系,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测量 :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精确测量,确定土地的面积、四至边界等基本数据。 土地登记 :将调查和测量结果进行登记,建立土地登记簿,记录土地的权属信息、面积、用途等详细情况。 审核公示 :对登记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管理改革方向

土地管理改革的核心方向是建立健全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国土开发协调有序 。以下从背景、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四个方面进行分点论述: 一、土地管理改革的背景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以《土地管理法》为基础,确立了以土地公有制为核心、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基本框架。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导致农村土地难以直接入市,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要素改革方向

​​土地要素改革的核心方向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以释放土地活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改革聚焦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举措,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流动和农民权益保障,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提供制度支撑。 土地要素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通过修订土地管理法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改革土地是公有还是私有

​​土地改革的核心是明确产权归属,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但通过承包权、经营权等改革实现市场化流转,形成“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中国特色模式。​ ​ 中国的土地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制度确保了土地资源的战略控制,避免私有化导致的垄断和分配不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土地承包权,可自主经营或流转经营权,既保障了农民权益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改革后允许土地买卖吗

​​土地改革后,我国法律明确禁止土地买卖,但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宅基地或农房,但集体成员间可转让承包地经营权,且国家正推进“三权分置”改革以激活土地要素市场。 ​​法律禁止土地所有权交易​ ​ 根据《土地管理法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所有权归集体,个人仅享有使用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

2025-05-17 资格考试

土地改革改变土地所有制了吗

土地改革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土地仍属于集体所有。 土地改革的核心目标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合理分配。 调整生产关系 :通过改革,改变农村生产关系,使土地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更加合理地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保护农民权益 :土地改革过程中始终强调保护农民的基本权益,确保土地分配的公平性。

2025-05-17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