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均衡十项指标是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标准,涵盖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等关键维度,旨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以下是具体内容:
-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确保每名学生享有充足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空间,硬件设施达标。 -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保障学生体育活动需求,学校需配备操场、篮球场等标准化场地。 -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统一配置实验器材、信息化设备,避免资源分配不均。 -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推动数字化教学,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和现代化学习需求。 -
生均图书册数
学校图书馆藏书量需达到规定标准,促进阅读素养提升。 -
师生比
合理控制班级规模,确保教师数量与学生人数比例均衡。 -
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鼓励高学历人才任教。 -
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优化教师职称结构,保障优质师资覆盖各校。 -
巩固率
关注学生持续就学情况,降低辍学率,确保教育连贯性。 -
县域内校际差异系数
通过数据监测缩小学校间差距,实现资源均衡配置。
总结:十项指标通过量化标准推动教育公平,重点关注硬件、师资与质量均衡,为政策落实提供科学依据。